踏入秋季,天氣變得乾燥,許多人會發現家中牆壁或天花板突然出現細如髮絲的裂紋。雖然這些「蜘蛛網」看起來礙眼,但其實不必太擔心。多數因天氣變化造成的裂紋都只是表面問題,沒有結構上的危險,而且可以透過簡單的 DIY 方法修補。就讓夯裝修來簡單拆解牆壁裂紋的成因,教你 DIY 修補步驟,並分享預防裂縫的小撇步。
為什麼牆壁會出現裂紋?
在動手修補前,先了解裂紋的原因,才能對症下藥。牆面裂紋主要分為「非結構性」與「結構性」兩大類。
1.非結構性裂紋(可自行處理)
熱脹冷縮與乾燥收縮:
這是秋冬季節最常見的原因。牆體內的水泥或油漆,會因溫度、濕度變化而膨脹或收縮。不同材質(例如牆面與門框、窗框的交接處)收縮率不同,就容易拉扯出裂紋。
批土收水:
新房或新裝修的牆面,在完工後半年內,泥作批土層中的水分會自然蒸發收縮,形成俗稱「收水紋」的細小裂紋,屬於正常現象。
油漆或批土層老化:
牆面飾層通常有多層結構,時間久了,底層的批土或油漆老化,就可能出現裂開或剝落的情況。
2.結構性裂縫(需尋求專業協助):
樓宇結構問題:像是建築物地基下沉、鄰近工程造成震動,或鋼筋因鏽蝕而膨脹,都可能導致牆體出現較深、較寬的裂縫。這類裂縫可能影響建築安全,應盡快請專業人員檢查。
滲水問題:長期滲水會侵蝕牆體,使混凝土內部結構鬆散,不僅會產生裂縫,還可能導致油漆剝落、發霉,甚至出現水泥層或石屎剝落的情況。
簡易 DIY 修補 4 步驟
對於非結構性的細小裂縫(一般寬度小於 2mm),可以自己動手修補。只要準備簡單工具,照以下步驟即可。
所需工具:
漆鏟、鎅刀、萬用裂縫修補膏或批土膏、砂紙、油漆、小毛刷、乾布、口罩、手套!
1.清理並擴大裂縫
先戴上手套與口罩,用漆鏟輕輕刮除裂縫周圍鬆脫的油漆與舊灰。
再用鎅刀沿著裂縫開出約 2mm 深的「V」形凹槽,增加修補材料與牆面的接觸面,讓修補更牢固、不易再脫落,最後用乾布或刷子清理粉塵。
2.填補裂縫
用漆鏟將灰料均勻壓入「V」形裂縫中,確保完全填滿。
因灰料乾燥後會微微收縮,建議分兩次填補。
第一次填平後待乾,再批第二層修飾,使表面更平滑。
3.打磨表面
等灰料完全乾透(依產品說明為準),用砂紙輕輕打磨修補區域,直到表面平整、與牆面融為一體。
4.上漆美化
打磨後用乾布擦淨粉塵,再用小毛刷塗上與原牆相同顏色的油漆,即可完成!
對於非結構性的細小裂縫(一般寬度小於 2mm),可以自己動手修補。只要準備簡單工具,照以下步驟即可。
約 2mm 深的「V」形凹槽,增加修補材料與牆面的接觸面,讓修補更牢固、不易再脫落。
⚠️注意!這些情況不適合自行修補
雖然 DIY 很方便,但以下狀況代表問題可能比想像中嚴重,不建議自行處理,應盡快請專業人員勘查:
裂縫過大或持續擴大:裂縫寬度超過 2mm,或在一段時間內明顯變長、變寬。
位於主結構位置:裂縫出現在橫樑、柱子或主力牆上,並呈現 45 度角或橫向延伸。
與滲水有關:裂縫周圍出現水漬、變色、發霉或油漆起泡剝落,代表必須先處理滲水源頭,否則修補後問題會不斷重現。
🏠 牆面日常保養小撇步
想減少牆壁裂縫的發生,日常保養也很重要:
控制室內溫濕度:避免室內溫度、濕度在短時間內劇烈變化。潮濕時可開除濕機,乾燥季節則避免暖氣長時間直吹牆面。
保持良好通風:經常開窗,讓空氣流通,有助牆體濕氣自然散發。
定期檢查:建議每季檢查一次牆面,特別是窗邊與外牆位置,及早發現並修補微小裂縫,避免問題擴大。
延伸閱讀:牆壁裂縫、油漆剝落好苦惱?DIY修補教學 – 夯裝修 TWdecoman
文章來源:【家居維修】秋風起牆身現裂紋?DIY修補4步曲無難度
💡 找課程
DIY居家修繕班👉五小時學會八大領域居家維修技能,終身保固自己的家!
兒童DIY修繕創作營👉做中學最有趣!生活維修技能從小養成~
樂土灰泥修繕裝飾課👉壁癌、漏水、裂縫教學,運用樂土環保材修復家園
冷氣修繕清潔實作課👉空調清潔保養完整教學,包含空調完整拆卸清洗、故障排除與日常保養
💡 找裝修
裝修媒合服務:一對一專業裝修顧問諮詢,為你配對合適的裝修公司,擬定經濟實惠的裝修方案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