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DIY居家修繕班》課後群組討論中,有學員提問到:「發現磁磚縫隙中出現白色的物質,請問為什麼會這樣?要怎麼解決呢?」經師傅了解,原來是磁磚的「白華現象」。白華現象是指在混凝土、磚塊等材質中,可溶解的成份隨水溶解,在水份蒸發之後,析出白色的鹽類附著物質。當發現白華現象時該如何解決?讓夯裝修帶大家一起了解吧!
白華現象的成因
成因(一):施工時水泥漿的水分控制不當
白華產生主因是水分。無論是施工時在水泥與水的比例不對,水量過多,或是用過多的水清潔擦拭填縫劑時,使水泥中溶解了水溶性鹽類,等水泥乾燥後就會在填縫表面出現白色粉末,產生白華現象。而若是填縫作業沒有等底層的水泥砂漿乾燥就進行,也會產生白華現象。
成因(二):環境潮濕,水泥固化時間不足
潮濕的環境下,水泥固化過程中水分蒸發不足,在仍有濕氣的狀況下若進行填縫作業,就會使白華現象的發生機率更大。這邊要先了解白華的成分主要是碳酸鈣(calcium carbonate),通常是在混凝土中被溶解出來,乾燥後才在表面上浮現,而溼冷的氣候更容易發生。
成因(三):濕氣提升,地下水位變高所致
若建築物的地下水位升高,使瓷磚的填縫劑的濕氣上升,也可能因此磁磚浮出碳酸鈣的白色粉末,俗稱「吐白」現象台灣屬於潮濕悶熱的副熱帶型氣候,也因如此白華現象經常發生。
如何處理白華現象?
一、使用清潔劑:白醋或白華專用清潔劑
白華是主要成分是碳酸鈣(calcium carbonate),碳酸鈣屬於鹼性,必須要運用弱酸性的清潔劑進行中和,才能有效消除。白醋可用以清潔白華,市面上也有白華專用洗滌劑可選購。
二、使用工具:
(一)針對輕微白華:用海綿、菜瓜布,沾取白醋或白華專用清潔劑,進行刷洗。
(二)較嚴重的白華:用棕刷或是硬質菜瓜布,針對白華處用力刮除。
【師傅經驗談】
工作現場看過許多不同顏色的白華,有橘色甚至綠色的都有,後來處理方式是將磁磚縫重新切除,再重新填縫。甚至是新貼的磁磚都有可能產生白華。
產生白華的現象很多種,像是牆面漏水、水氣蒸發、施工的水泥砂有雜物,地面排水沒有做好,導致水份沒有隨著排水孔流出而蒸發上來,都會因此產生白華。
延伸閱讀:磁磚清潔 – 去除頑固磁磚污漬妙法 水泥清潔劑使用步驟介紹
常見問題 (FAQ)
您是否注意到浴室磁磚縫隙中,或是牆面、地面磁磚上,會冒出一些難以清除的白色粉末或結晶物?這很可能就是俗稱的「白華」,或稱為「壁癌」、「吐白」。別擔心,夯裝修 TWdecoman 在這裡為您深入解析磁磚白華的成因與處理方式,幫助您解決這個惱人的問題。
磁磚縫隙那些白白的粉末是什麼?磁磚白華的形成原因?
磁磚縫隙間的白色物質,正是「白華現象」(Efflorescence) 的產物。其主要成分為「碳酸鈣」,是一種鹼性的鹽類結晶。
白華的形成與「水」及「濕氣」密不可分。當水泥砂漿中的游離鈣、鎂、鈉等鹽類,被水分溶解後,會隨著水氣的蒸發,從磁磚縫隙或水泥的毛細孔中被帶到表面。待水分蒸發後,這些鹽類就會析出,形成白色粉末狀的結晶,這就是我們看到的「磁磚縫白白的」現象。
導致磁磚白華的主要原因包括:
施工因素: 水泥比例不當: 施工時,若水泥與水的比例不正確,或在清潔填縫劑時使用過多水分,都可能導致過多的鹽類被溶出。
底層未乾: 在底層水泥砂漿還未完全乾燥的情況下就進行填縫,內部濕氣無法正常散出,也會加速白華的產生。
環境濕度: 高濕度環境: 浴室、廚房等潮濕空間,或是香港濕冷的天氣,都會減緩水分蒸發速度,增加白華發生的機率。
牆體漏水或排水不良: 牆體內部有漏水問題,或是地面排水系統不良,導致磁磚長時間處於浸潤狀態,水分不斷蒸發,鹽類持續析出。如何有效處理浴室磁磚的白華問題?
由於白華的主要成分是鹼性的碳酸鈣,因此處理上需要利用「酸鹼中和」的原理。單純用水擦洗是無法根除的。
針對不同程度的白華,您可以嘗試以下處理方法:
輕微白華處理: 準備材料: 使用家用白醋,或市面上販售的磁磚白華專用清潔劑。
清潔步驟: 以海綿或菜瓜布沾取白醋或清潔劑,直接在白華處進行刷洗,即可有效中和並去除白色粉末。
嚴重白華處理: 加強工具: 對於已經形成較厚結晶的頑固白華,建議使用硬質的棕刷或硬毛刷。
清潔步驟: 同樣沾取酸性清潔劑,針對白華處用力刮除、刷洗,以物理方式輔助化學反應,效果更佳。
根治性處理:若白華問題反覆出現,且非常嚴重,這可能代表其源頭(如漏水)並未解決。在某些情況下,治本的方法是由專業師傅評估,考慮將原有的磁磚縫隙重新切除,做好底層防水,再重新進行填縫工序。
夯裝修溫馨提示: 在使用任何酸性清潔劑前,請務必先在不明顯的小範圍進行測試,確保不會損傷您的磁磚材質。清潔時也請保持空間通風,並佩戴手套等防護措施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