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歐的丹麥、瑞典、挪威、芬蘭、冰島,都是較富裕的國家,為何北歐的家居設計會走簡約路線?
北歐是嚴寒地域,一年大部分時間都是黑夜比白天長。古時北歐人生活艱苦,唯有把家居佈置得溫暖一些。北歐人的家,是一個舒適的、可以安心休息的地方;一個可以與友人和家人分享故事的地方;偶爾喝一杯咖啡,和朋友、家人一起用餐,與不同的人分享這份(家的)溫馨。
所以北歐人自古就活出了獨有的文化,他們的生活態度猶如藝術,敢於接受任何挑戰,把所有事情看作人生的一部分。北歐設計風格,其實是生活態度映照出來的一種色彩。
簡約,先學 Minimalism 斷捨離
懂得放下不必要的物質,明白每件事物的實際價值,只保留必須擁有的東西,移除所有會影響自己靈魂的垃圾,北歐風格的入門就是學習 Minimalism 斷捨離。
(1) 溫暖的光源
北歐的冬季,白天僅有 7 個小時,因此光線成為北歐風格的重點設計元素。光代表著生命與溫暖,是可以適當調節室內氛圍的免費資源,符合舒適感的原則。燭光也是北歐風格的必備元素,它能增添一種忽明忽暗的不確定光源,這種美感與神秘感是無可取代的。
(2) 形態及效能
沒有繁複華麗的裝飾,簡約本身就是一種富有深度的設計。例如,沙發、餐桌的線條、座椅的位置,幾件家具組合在一起,便能構成一幅藝術畫。北歐風家具通常具備圓滑的桌角與自然的色調,為了提升舒適度與功能性,家具越輕巧越好,因此衍生出許多節省空間的設計。
(3) 木地板與家具
鋪地毯並非北歐風格的主流,傳統上多使用實木地板,或在表面塗上一層白漆,使整體空間看起來更加明亮。其他家具如桌子,則會選用木製品來搭配整體風格。現代家電如雪櫃,則運用簡潔的金屬色,與其他木色相互交織,營造出簡約且不落伍於時代的氛圍。
(4) 植物增添生氣
即使有了光線,仍需加入更多能活化環境的色彩,因此植物與鮮花成為北歐風格不可或缺的元素。北歐人認為鮮花並非奢侈品(別被情人節的價格誤導),而是一種生活必需品。鮮花色彩鮮明,不僅能大幅增添生氣,還能讓人心情愉悅。
(5) 中立的顏色
北歐風格的色調既不過於明亮,也不過於沉重,常見的色彩包括白色、灰色、黑色、啡色……這些顏色相互交錯,營造出乾淨、舒適且寧靜的氛圍。近年來,也開始出現海藍、粉灰等較為創新的色彩搭配。傳統北歐風的牆壁通常為白色,以突顯不同色調家具的美感。
(6) 善用空間
不要讓物品填滿家中的每一個角落,雜物應收納於抽屜或櫃子內,以保持視覺上的 Less is more 原則,展現出乾淨舒適的空間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