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龍頭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設備,不論是廚房還是浴室,使用頻率都非常高,因此隨著時間可能會有損耗也是難免的。水龍頭滴滴答答漏水看似小事,但長期下來確實會讓人困擾,不僅浪費水資源,還會增加水費,甚至造成噪音。不過其實只要找到漏水的原因,加上水龍頭的構造並不複雜,DIY修繕其實沒想像中那麼困難。只要使用對的工具並遵循正確的步驟,不僅能解決漏水問題,還能延長水龍頭的使用壽命。
漏水的原因
水龍頭漏水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位置:
水龍頭墊圈老化
水龍頭內部的橡膠墊圈(也叫密封圈)是最容易損耗的零件。由於長期接觸水,加上開關時的摩擦,橡膠墊圈很容易老化。當墊圈失去彈性或出現裂痕,就無法有效阻隔水流,進而造成漏水問題。特別是使用超過 3 到 5 年的水龍頭,這種情況更為普遍。
零件鬆動
水龍頭內部由多個零件組成,包括閥芯、螺絲和把手(俗稱匙羹柄)等。在日常使用過程中,這些零件可能因震動或操作不當逐漸鬆動。螺絲的鬆動會在零件之間產生縫隙,導致水無法完全阻隔。此外,金屬零件經過長時間磨損,密合度可能下降,進而產生細微的漏水問題。
水芯損壞
閥芯(也稱水芯)是調節水流的核心零件。如果閥芯生鏽或因水中雜質磨損,就可能導致開關不順暢,甚至無法完全關閉,進而引發漏水問題。
緊急應變處理
當發現水龍頭漏水時,可以採取以下應對措施:
1. 關閉水源
當發現水龍頭嚴重漏水時,第一步應立即關閉水龍頭下方的水閥或整個住家的總水閥。這個動作能迅速阻止漏水的持續,避免造成更多的水資源浪費,以及可能的財產損失。
2. 詳細檢查漏水位置
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,仔細觀察漏水的確切位置。漏水可能來自:
- 水龍頭底座
- 出水口接縫處
- 連接水管的接口
- 水龍頭本體的裂縫
準確判斷漏水位置有助於確定修理方案和所需更換的零件。
3. 臨時應急處理
在等待維修期間,可以採取以下臨時措施:
- 使用防水膠帶包覆漏水處,但需注意不要綁得過緊,以免損壞水龍頭或加重漏水情況。
- 在漏水點下方放置水盆接水,避免地板被弄濕,進而引發發霉或損壞問題。
DIY維修方法
1. 準備相關工具
事先準備好美工刀、扳手、毛巾,以及相符的新墊片或閥芯等。
2. 關閉水源
關閉水龍頭下方的角閥或全屋總水閥。打開水龍頭,放掉水管內剩餘的水。
3. 檢查加固或更換新零件
如水龍頭水芯損壞:
- 使用美工刀撬開「膠蓋」,拆除飾面。
- 用六角扳手鬆開內部的螺帽,並拆下把手部分。
- 再拆除下方的飾面後,使用扳手逆時針旋轉拆卸固定件。
- 取出舊的閥芯,並用毛巾清理殘留的污垢。
- 將新的閥芯對準凹凸位,並將其安裝進水龍頭。
如水龍頭墊圈破損:取出舊墊圈,並更換符合的新墊圈。千萬不要丟失墊圈,因為它能增加水龍頭零件間的密合度,防止水從縫隙滲漏。
如水龍頭底座鬆動:將底座重新固定,或使用玻璃膠加強其穩固性。
4. 重新組裝水龍頭
完成所有更換後,按照拆卸的順序將水龍頭重新組裝,並確保所有零件都緊固到位。
5. 測試水龍頭
打開水閥,測試水龍頭是否還有漏水或滴水情況。如果問題仍未解決,建議尋求專業水電師傅的協助,進行維修或更換水龍頭。
日常使用大忌
切勿將水龍頭扭得太緊,以免損壞水芯和其他零件。日常只需輕輕扭緊即可,這樣可以維持水龍頭的使用壽命達7至8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