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時間工作、高壓環境,正在悄悄影響上班族的身心健康。當「加班文化」變成日常,我們是否不知不覺地拿健康來換短期的工作效率?今天就帶大家來看看這些職場中容易被忽略的健康警訊,透過改善辦公空間,幫助你打破「越忙越累,越累越出狀況」的惡性循環!
1. 過勞
你是不是常常覺得身體透支、提不起精神上班? 小心,這可能是「過勞」的警訊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,「過勞症候群」(Burnout)是一種與工作有關的綜合症狀,特徵包括:精力耗盡、對工作感到冷淡疏離、出現負面或懷疑的情緒,甚至影響整體工作表現。
如果長時間待在缺乏休息空間、通風不良或採光不佳的辦公室環境中,也會讓人難以真正放鬆,疲憊感不斷累積,讓過勞問題變得更加嚴重。

2. 久坐與姿勢不良
長時間久坐,再加上不正確的坐姿、彎腰駝背、缺乏腰部支撐,很容易讓脊椎與周邊肌肉長期承受負擔,導致慢性腰痠背痛。
根據《The Lancet》國際醫學期刊的研究顯示,每天坐超過 6 小時的人,相較於坐不到 2 小時的人,罹患缺血性心臟病、糖尿病、痛風等 12 種慢性疾病的風險高出 26%。
辦公空間的設計也息息相關——例如辦公桌椅是否符合人體工學、螢幕高度擺放是否得宜、整體動線是否順暢,都會影響工作時的坐姿與身體負擔。打造一個對身體友善的辦公環境,是預防這類職業傷害的關鍵!

3. 用眼過度
許多上班族從早到晚盯著電腦螢幕,連午休也不離手機,這樣的「用眼過度」生活,早就成了職場日常。
長時間觀看螢幕又缺乏適當休息,容易導致眼睛疲勞與各種不適,醫學上稱為「數位視覺疲勞症」。如果你常出現眼睛痠痛、乾澀、刺癢、畏光、流淚,甚至視力模糊或出現複視,都是眼睛在對你發出警訊,提醒你該讓眼睛休息一下了。
辦公室的照明設計、防眩光處理,以及螢幕的高度與角度,都是影響眼睛健康的重要因素。不當的燈光或反光問題,更會大幅加重用眼負擔,進而影響工作效率與視力健康。
4. 精神健康挑戰
除了身體健康,現代上班族在精神層面也正面臨巨大挑戰。長時間工作、高壓環境、激烈的職場競爭,都可能讓情緒長期處在緊繃狀態,進一步引發憂鬱、焦慮等心理健康問題。
辦公環境若能善用空間設計,創造出具備隱私感的座位配置、舒適的休息區、良好的通風與採光條件,甚至加入綠化元素,都有助於穩定情緒、舒緩壓力。打造一個讓人能放鬆的職場空間,就是促進員工心理健康的第一步。
職場健康,從辦公空間設計開始
辦公室的空間設計,其實在改善上班族常見的健康問題上,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。一個經過用心規劃的辦公環境,不僅能降低健康風險,還能提升員工的工作滿意度與整體效率。設計辦公空間時,可以多留意以下幾個面向:

✅ 人體工學規劃
辦公桌椅的高度是否合適?螢幕距離有沒有太近或太遠?如果能提供符合人體工學的設備,像是可調整高度的椅子或螢幕架,就能有效減少因久坐或姿勢不良引起的腰痠背痛、肩頸僵硬等狀況。
✅ 採光與通風
良好的自然光搭配適當的人工照明,能減輕眼睛疲勞,預防長時間用眼造成的「數位視覺疲勞」。同時,空氣要流通、具備新風系統,也能降低病菌傳播風險,讓員工精神更清爽、思緒更清楚。
✅ 降低噪音干擾
適當使用吸音材質或調整空間動線,能減少外部干擾,創造一個更安靜專注的工作環境。安靜的空間有助於減輕心理壓力,也對專注力與情緒穩定有正面幫助。
✅ 多功能使用空間
除了辦公桌區域,不妨規劃一些放鬆空間,例如員工休息室、簡易茶水間,甚至設置簡單的伸展運動角落。讓大家能在工作之餘稍微活動一下,有助於舒緩壓力、提升整體工作表現。
面對這些潛藏在辦公室裡的健康風險,企業主與人資部門絕對不能忽視。員工的健康不是小事,若長期被忽略,不但影響個人工作表現,更可能拖累整體生產力。
提供完善的團體醫療保險,不只是給予員工實質的健康保障,更是企業展現重視員工、強化雇主品牌的重要方式。這不僅有助於留住關鍵人才,也為公司未來的永續經營打下穩固的基礎。
原文連結:【辦公室環境】拆解打工仔健康危機 職場健康從空間設計開始!